top of page
作家相片Cynthia Hsiao

我在英國里茲與倫敦・留學生涯最終章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的畢業典禮,我正式以最高榮譽資格取得英國里茲大學廣告設計的碩士學位(MA Advertising and Design in University of Leeds with Distinction)。


同年九月結束畢業製作之後,我搬到了倫敦,希望能利用剩下的五個月好好體驗倫敦生活,同時試著爭取任何能夠繼續留在英國的機會。回顧這段日子以來所有的酸甜苦辣,我能用三個字簡單總結這段旅程——值得了。因為這一年半可以說是我人生中相當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一個很關鍵的轉捩點。


獲得碩士學位雖然是最主要的目的,但並非唯一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成就感來源,而是適應生活與學習過程中的經驗培養與觀點塑形。從每一次的小組專案中學習如何與來自各式各樣文化背景的人相處、溝通與合作,化解衝突並取得一致觀點。且同時維持工作效率、品質與小組氣氛。我領悟到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角度及立場的多元程度,也因此訓練自己在每一次議題探討中都能夠適時切換角度,並從不同觀點拼湊事情的全貌。所以,我在這裡重新定義了自己的價值,也重新定位自己的視野與水平。




關於學業


第二學期的課程總共有四門,包含三門必修及四選一的選修課。必修包含一門設計學院與兩門商學院所教授的課程:

  • 整合傳播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 廣告 (Advertising)

  • 媒體投放與策略 (Media Planning and Strategy)

而選修則都由商學院授課,包含:

  • 品牌管理與企業形象 (Brand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Identity)

  • 社群軟體行銷 (Social Media Marketing)

  • 直效與互動行銷 (Direct and Interactive Marketing)

  • 營銷推廣與贊助 (Sales Promotion and Sponsorship)


而課程尾聲則是畢業論文的撰寫 (Dissertation) 或專題製作 (Creative Direction),以上二擇一;論文為個人作業,專題則可獨立作業或兩人成組。


簡單來說,第二學期的商學院課程是細分第一學期的課,內容更深入且專精,上下兩學期加起來的課程可以說是涵蓋了廣告體系之中所有單位及面向:消費者及競爭者分析、品牌與行銷策略、創意發想與執行、廣告媒體投放的策略制定與平台規劃。簡單而言,可以分成廣告設計與廣告刊登兩大部分:廣告課程主要以創意廣告公司作為出發點,從拆解客戶簡報、背景調查、制定廣告目標到創意概念的發想與設計;媒體投放課程與廣告媒體公司較為相關,接手創意廣告公司所執行出的廣告,再針對受眾做詳盡的媒體使用習慣、性別、年齡、收入、社會階級、地理位置分佈等分析與制定投放目標,選定適合的平台,進而做出最有效的訊息傳遞。舉例而言,年輕及年長族群的媒體使用習慣不同,前者偏好手機與社群軟體,後者則多半為電視觀眾與報紙讀者,因此想針對年輕人投放廣告,社群軟體會是較為有效的平台,反之亦然。


而在第二學期的設計課程中會同步進行兩個專案,可從 D&AD New Blood Award 及 RSA Student Design Award 所舉辦的比賽中任意選取兩個題目。比賽題目非常多元,因此更加要求多方面的執行能力,品牌識別、包裝設計、平面廣告、產品設計、攝影剪輯或動畫設計等不同領域都會在整合傳播課程之中被體現,並同時運用從商學院的各科中所習得的專業知識,實際模擬廣告公司完成一整個專案。我認為商學院與設計學院的課相輔相成,從商學院學習理論與知識,設計學院則可培養多元思考、創意發想、群體合作與執行能力。想當然這個負擔是前所未有地沈重,四篇三千字加上兩本圖文並茂的作品集,還必須搜集無數個參考文獻。雖是如此,但現在回想起來算是很感謝這段磨練,英文的閱讀寫作能力與速度確實因此提昇了不少;再者,我也因此發掘了自己撰寫的興趣與能力。


五月下旬進入第二學期的尾聲,我與三位同學一同前往倫敦參加了舉辦在 The Old Truman Brewery、為期三天的 D&AD Festival。學生票價75英鎊,雖然不便宜但非常值得一去,因為在這三天之中該場地會有許多攤位、舉辦各式各樣的講座與活動,讓參加者有機會與彼此及來自創意產業的講者們互動。其中幾個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


  • 藝術家 Emily Forgot 的 Art & Design That Connects

  • 介面設計師 Chris Kieffer 的 Westworld: UI Design for Fiction

  • 展場設計師 Stuart Wood 的 Creativity and Design at Heatherwick Studio

  • 舞台設計師 Ric Lipson 的 Entertainment Architecture: Manipulating Space

  • 創意指導 Ilia Uvarov 的 Designing a More Human Future

  • BOSH! Ian & Henry 的 Changing Perception in Vegan Eating


大部分我所選擇的演講都是與我所愛好、專精或有興趣的廣告、平面設計、展場及建築設計相關,另外因為我的畢業製作主題是永續綠色食品,因而也選擇了與歐美素食有關的主題。從其中我瞭解了藝術家如何從觀察生活大小事物中汲取靈感、廣告創意如何替產品製造商業價值外還能牽動人心,而舞台、展場與建築是怎麼從發想、設計到執行搭建起來,另外也從Bosh的演講中窺探歐美素食出乎我們意料且多元豐富的樣貌 (相關文章:Eat Wisely! The Rise of Vegan, Flexitarian and Insect Eating)。



另一段有趣的小插曲則是,商學院的廣告課程指導教授Sally Chan與一家廣告公司TBWA\Manchester合作,提供學生一個爭取一週實習機會,第一階段是向老師提出初期創意,進而篩選出二十位能夠前往TBWA辦公室向專業人士做一個十分鐘提案的人,而我很幸運地能夠親自前往廣告公司提案並觀摩,還能見識到大家對於同一個主題竟能夠提出這麼多不同的創意!


六至九月初的最後一學期則是學分佔比最重、也是最完整且最需要獨立執行專案能力的畢業製作,可以透過自訂主題、與業界合作或者是找尋客戶進行一個真正的專案來完成。每一組都會在確定主題後分派一位導師。我與一位同樣來自台灣的同學因志同道合而組隊,基於永續環保的概念選擇了推廣昆蟲食品。Eat Grub是英國昆蟲食品市場之中的領導品牌之一,由於這個市場在當地相當小眾,競爭不算激烈,但想要在整個食品零食業中闖出一番成績則是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透過各方面的品牌分析,我們決定替它做一套整合行銷的活動,涵蓋識別再設計、平面社群廣告及快閃店等行銷活動(專案連結:Dare To Be Extraordinary)。我們很幸運地被分配給系主任Mike Sheedy,他對於學生的想法都抱持高度的尊重,非常有耐心也很樂於討論所有可能性。在他的監督與輔導之下,我們有了相當令人滿意的成果,也從過程中學習良多。他很慷慨地前後替我寫了兩封推薦信,在課內課外各方面替我指點迷津。他曾表示當初設計這個課程,是因為他發現大部分的設計學生缺乏策略思考和分析能力,希望藉由這個課程訓練設計學生這方面的能力與思維,我相當認同,也非常推薦想要將專業能力往更深、遠、廣方向推進的創意設計相關背景、也想學術再深造的人就讀這個學程。總歸一句,我想他大概是我們遇過最好的導師了。




關於生活


生活在物價如此高昂又沒有便利商店或小吃的國度,學習烹飪是生存下去的必要條件。由於因高緯度而冬夏日出落時間差異較大,季節交替對生活作息的影響也特別明顯。里茲是個對學生相當友善的城市,學校附近什麼都有,購物中心、電影院、超市、醫院、火車站、銀行、各式餐廳小店樣樣俱全,都在步行二到三十分鐘之間可抵達的範圍。從里茲搬到倫敦也是一項大工程,打包所有家當、找搬家公司與租房房仲都得自己來。而搬到倫敦後,我住在第一與第二區的交界處,公寓旁就是DLR Shadwell地鐵站,一站即可到達Bank轉乘Northern Line與 Central Line,約十五至二十分鐘可到倫敦市中心。位於交通精華區再加上倫敦的高消費水平,一個須與兩房室友共用浴室廚房的小房間等值於台北市中心豪華套房或大台北家庭式住宅的房租,為了生存我必須打工兼職以維持生計。因緣際會之下我到了一間賣各式刈包、非常有組織系統且擁有四間分店的高知名度台灣小吃店BAO打工。由於光顧的客人及同事大部分都是英國人,工作也變成一種練習英文的機會,也觀摩了經營一家餐廳的方法與細節、學習許多食材的英文字彙與知識,可以說是我倫敦短暫生活中非常有意思且充實的小插曲。


看不完的美術設計館與博物館,像是Tate Modern,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National Gallery, Hayward Gallery, Design Museum, White Cube, Royal Academy of Arts, Museum of Brands, Barbican Centre Art Gallery等,還有音樂舞台劇(我看過Lion King, Les Miserable, The Woman in Black, Wicked),都是我最喜歡倫敦的地方。各處都是充滿藝術感的歷史建築,往東區倫敦塔橋有摩天大樓,西區則是最熱鬧的蘇活區。交通費很貴,一趟公車1.5英鎊,單程地鐵則因尖峰離峰價格區別從2.4至8.1英鎊不等,若牡蠣卡有綁定火車交通卡最低價格單次則1.6英鎊。撇除設備老舊與環境整潔度的缺點,公共運輸系統整體而言算是相當發達,對於已經習慣步行的我去哪裡都相當方便。感應式金融信用卡或手機支付系統非常普遍,出門幾乎不需要攜帶現金,除了省去提款及存放零錢的麻煩之外,對於習慣記帳的我也減少許多因忙碌而產生呆帳的機會。



在英國生活最令我感到新奇也充滿挑戰的環節大概就是人際互動了吧!尤其台灣深受美國多元文化影響,我們普遍認知的西方人總是非常開放熱情、大方直率;事實上,英國人應該可以說是擁有西方、甚至歐洲國家中非常獨樹一格的性格:他們可以很彬彬有禮但卻拐彎抹角,身處多元環境但卻相當驕傲又保守排外;他們非常崇尚屬於自己各式各樣的英式幽默但有時卻一板一眼不願變通,遵守秩序是基本素養,但路過酒吧看見極度失態的醉漢卻也是屢見不鮮;微笑擁抱是必須、聚會派對更是常態,但想真正融入他們的交友圈卻一點都不容易。我常跟朋友打比方說,英國人根本就是歐洲版的日本人嘛!而英國整個大環境也充滿著各種反差與對比,尤其在作為首都的倫敦之中,上一條街看見身穿深藍色西裝的挺拔男子,下一條街就可以看到裹著睡袋卻又抱著一隻狗瑟縮在角落的流浪漢,幾步路走到中國城,搭幾站公車又到了中東印巴區,再拐個彎走進巷子經過公園則飄來陣陣大麻味。


有些景象讓我很著迷,但有些情況也會讓我非常想念治安程度榜上有名的台灣。英國事實上也陷入貧富差距與世代隔閡的問題,我常與英國同學們討論到相關議題,觀察到即將進入職場的Z世代英國青年即將面對的困境與挑戰。但整體而言,我非常憧憬這種充滿各種差異性與可能性的環境,對於許多不同膚色、種族、宗教信仰文化且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充滿著好奇,他們衝擊著甚至強勢地打破以往我所理解的道德與習俗。我漸漸習慣於這種多重思考,學習如何在保有獨立觀點之下還能調適並理解不同甚至持相反立場的思想。我認為文化差異不一定是障礙,而是一種機會,若能夠深入觀察與互動,甚至能夠在拋開文化包袱之後找到相似之處。




關於專業


在我剛搬到倫敦不久,導師Mike提供了我一個短期工作機會,讓我以客座講師的身份教授為期一學期的專業設計技術課程,對象是我原碩士課程的下一屆學弟妹。雖然以英語授課且需花時間備課讓這個任務充滿挑戰性,但機會難能可貴,待遇也相當不錯,且在上一間公司也已有執行教育訓練的經驗,於是我在十月初便展開了每週三坐火車回里茲上課的固定行程,直到聖誕節為止。這期間約莫十一月初,在餐廳打工及每週返校教學的同時,我因公開在個人網站作品集的畢製作品被一家開發昆蟲食譜的新創公司BUG挖掘,見面深聊後便以視覺設計師的身份開始與他們合作。藉此,我也鞭策自己自學了2D及3D動畫,因為在新創公司工作什麼都要自己來,但也是個督促自己學習、訓練專業英文能力、累積與當地人合作經驗的機會。而我們的工作地點在Google Campus for Startup,是一個提供給新創公司的辦公場所,我也因此遇見許多雄心壯志的創業人們在同一個空間工作,每一個人都充滿著創意與能量,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與願景、拼出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



看似是個展開新生活的大好前程,問題卻卡在二零年一月底即將到期的Tier 4學生簽證。想要繼續合法居留工作的方式是在簽證到期前轉換成Tier 2專業技術工作簽證,而申請的方法是由擁有合法聘請外國人執照的雇主提供工作邀請,並作為簽證的保證人。在新創公司無法作為保證人的情況下,我必須在已擁有執照的廣告、品牌或設計公司之中另尋全職工作。雖然已有五年的專業經驗,但那也是我履歷上唯一一份正式全職的設計工作,因此我找尋工作的經驗可說是非常少,待在倫敦的五個月我才真正意識到「找工作」本身也是一份全職工作。身兼三職加上手頭上還有一些設計案的我利用閒暇時間投了許多履歷,但幾乎杳無音訊,後來漸漸意識到建立人脈在英國尤其重要,因此我便開始透過LinkedIn和Email試著和業界人士搭起溝通管道,其中收到一些零星的回覆,但總是無法建立更深入的對話。後來幸運地與一些聲望不錯的設計公司搭上線,無奈當下並沒有開放職缺,且我的簽證居留期已近尾聲,但至少爭取到一些面談的機會。在英國求職是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一般而言本地畢業生的求職過程從半年至一年不等,我餐廳的幾個英國同事也有已畢業半年以上的學生邊做兼職邊找工作。幾年前英國還保有 Post-Study Work (PSW) 兩年簽證,直到二零一二年前首相梅伊將其取消,讓往後來英就讀的國際學生求職處境艱難,因為畢業後只有四個月的時間能夠找工作,而且還是要有合格執照且願意擔保的雇主(相關文章:英國祭出 PSW 兩年簽證,能否成功補充人力、吸引人才?)。因此,我也對於其他工作地點抱持著開放的心態,像是我所憧憬的荷蘭與我非常喜歡也有意再訪的新加坡都在選項中,尤其荷蘭對世界前兩百大學畢業生開放一年工作簽的申請更是極大誘因之一。


約莫六月時參加了2019 Adobe Awards的比賽而拿到了Top Talent的獎項,也因此有機會受邀參加十二月在Tate Modern所舉辦的Adobe Max Creativity Tour London,基本上就是新產品發表會,現場有服務生提供餐點酒水和聯誼場合,還有軟體展示區,講座期間除了透過專業人士示範軟體新功能之外,Adobe也宣布與The New York Times和Twitter共同推出的Content Authenticity Initiative (CAI)。有鑒於這個高度數位化及資訊爆炸的時代,辨識資訊真偽成為了一個高度受重視議題,而Adobe也在這方面投入相關技術,所有透過繪圖軟體編修過的視覺都將會留下標記。我常常思考身為創意工作者能夠為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與改變,而作為一個面臨世代交替的九零初千禧世代,我們該如何持續掌握科技與趨勢、建立與下一個世代溝通的橋樑,且同時致力於防治資訊謬誤。



在英國生活的這一年半,我暴露在嶄新事物的洗禮中,目睹世界數一數二大城市的光鮮亮麗與最醜陋的一面。雖然求職並不順利,沒有達成留在英國工作的理想,但中間的過程的確讓我成長不少,甚至結交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直至現在我都還與當時一起工作的新創公司保持聯繫,設計案也都還在持續進行中。期間我曾經徬徨無助過,但也因此確立心之所向。回國後一切彷彿重新開始,而這段充滿驚喜的旅程帶給我的影響,將會繼續延續下去。



81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